
香港足球代表隊即將在韓國出戰東亞足球錦標賽決賽周,主教練韋斯活上任至今10個月,無可否認,其8勝2和1負的「成績表」亮麗,只是言論時常引起爭議。
選人與戰術的對錯,場上自有定論,也不是這篇專訪的重點。我們想窺探的是這位教練的想法與背後依據,看看大家能否成為他口中「識波」的球迷。
攝影:梁鵬威
「若你認為港隊表現差,我會懷疑你是否懂得足球(know football)。」從上任後第一仗作客不敵列支敦士登,到上月主場友賽被尼泊爾逼和,面對批評聲音,港足主教練韋斯活以「識波論」回應讓他備受爭議——球迷感覺不受尊重,也有人認為他自視過高。
怎樣才算「識波」?記者很想從韋斯活口中得到答案。
「這只是一種表達方式(phrase and cliche),意思是行動前要先考慮清楚,有時比賽後大家情緒高漲,無法分析所有資訊就下定論。」
足球場上講求激情與熱愛,尤其是球迷本身支持球隊,就是因為箇中情感。
被問到自己是否能完全理性,韋斯活透露當年帶領阿富汗在世界盃外圍賽第二圈最後一仗,臨完場前被科威特破門,令球隊無法晉身下一圈之餘,亦跟亞洲盃決賽周失之交臂,他賽後同樣無法控制情緒。
「所以這沒對錯之分,人們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盡量嘗試(理性)吧。我也並非百分百識波,有需要學習的地方。」
善用數據答題 曼市成長一定要贏
其實韋斯活也是球迷,令人意外的是曼聯青訓出身的他,兩歲起便入場睇曼城比賽,「因為(門票相對曼聯)比較便宜」,甚至兒子都是「藍月亮」擁躉。作為球迷的話,他理解大家花錢入場睇波自然有期望,但站在教練角度,他就是不明所以。
「(港隊)對列支敦士登那一場比賽,任何一個技術分析員都會說我們做得很好,值得獲勝,只是欠點運氣。」
「我們擁有58%控球率,17次射門,若非孫銘(謙)兩碼失機、祖連奴射中柱,我們已經贏2:1,一切都會不一樣。」他一口氣說着。
相隔近9個月,韋斯活依然可以仔細描述當日戰況,甚至把各種數據倒背如流。「連續N場不敗、N場零失球」是他在記者會上的「口頭禪」;他會記得港隊在自己上任前後的世界排名變動;上月回應洛迪古斯入圍決選,又可說得出對方職業生涯上陣160多場、攻入超過70球。
前主帥安達臣會為記招準備「貓紙」,韋斯活早把一切印在腦海中。「我對數字很敏感,記性一向很好,尤其是對我重要的事,這些數據會令我自豪。我沒有預謀要在記者會上說什麼,但會準備好答所有問題,特別是向我開火的問題,避免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