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樓上成日講租客點幫業主供樓乜乜SevenSeven嗰啲,呢個只係減息、零息期嘅思維,睇返差餉物業估價處啲數據,近一兩年租金回報率都係兩厘頭到三厘頭咁上下,重未計空租期、差餉物業稅管理費維修費嘅開支,
收返嚟嘅租金都未必補得返啲按息,家陣攞份首期擺銀行做定期都收梗五厘息,
如果息口係長遠向上,重邊有租租幫業主供樓呢支歌仔唱?
任何投資最終都係睇回報率同供求,依家大陸都準備由人口老化進入人口縮減,香港最主要樓市購買力,廿幾三十歲嗰個年齡層冇咗十幾廿個巴仙人口,然後班偉大嘅高官重同我哋搞個明日大愚,真係放長雙眼睇吓啲租租點幫業主供樓。
典型租樓人既諗法
但買樓比租客供
自己只拎一半(甚至更少)出黎
息同本都係租客比
用總樓價計return 係agent / 供滿樓既人先會咁計
正常係計return on investment
而用定期息同租金回報比仲傻的嗎
首先你可以用400萬再問銀行借400萬做800萬定期?
借錢買樓最屈機係永遠係P-
而你借就永遠係P+
至於你話咩香港人走晒,又填海又盛
喂,你覺得政府唔會放大陸人落嚟溝淡?
唔會放大陸人落黎做番國企/大陸企業d工?
如果啲樓唔計升跌
400萬本金5厘息計一年,每月有16K息
400萬本金加問銀行借400萬買樓,800萬樓最多都係收17K租
但仲未計管厘費,差餉,我諗都要2K一個月
姐係剩收15K,仲未計銀行利息
我諗短線一定係做定期贏
你計少左野
因為租金幫業主供緊本同息
業主變相係用400萬賺400萬
如果唔係點會有租樓即係幫業主供樓呢個講法
你講其他成本
租樓成本都唔細得去邊
每兩年就要搬一搬,每次搬又要換傢俬電器
都知同 A 準傾呢家嘢係沒完沒了嘥氣,不過都係抵唔住頸。
上面咪已經計咗條數出嚟攞,無論做幾多成按揭個槓桿點做,按揭嗰部份都係有利息成本,以依家嘅租金回報率,除非個按揭槓桿做得好細,否則收租嚿錢 cover 按息都有難度,依家嘅租金回報根本還唔到個本金,但你就咪埋眼死撐租金一定可以幫業主供晒本同息。查實近呢三四年一般咁做按揭去買樓收租,應該都冇乜可能靠份租金還到個本。
而首期嚿錢亦有可做其他投資嘅機會成本,上面已經係計做定期呢種接近無風險嘅投資,依家個回報都比收租好差唔多一倍。
以依家嘅經濟環境齋計經濟回報一定係租好過供,你話想間屋點裝修自己話事或者唔想搬嚟搬去嗰啲因素就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