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高登熱話 吃喝玩樂 科技消費 名人專訪 短片
現有會員可[按此]登入。未成為會員可[按此]註冊。
[公司模式 - 關]  [懷舊模式 - 開
[Youtube 預覽 - 關]  [大字型]  [小字型]

您現在聚腳在 創意台內。

與時並進 重新出發

接手高登CEO至今已經有八年,一開始知道要代表高登出席唔同場合,都擔心會俾人起底,但最後決定豁出去以真面目示人。記得上任唔夠一年,就遇到高登歷年o黎最嚴重o既事件 — — 被告誹謗。最初我以為對方只係「嚇o下大家」,殊不知官司一打就打o左五年,最後打到上終審法院至告一段落。當時所受o既壓力大到難以形容,幸好得到好多會員o既支持,甚至有會員自發希望o係財政上給予支持,至今我仍然非常感激。不過,就呢單訴訟我o地花費o左超過7位數字o既律師費同賠償,換o黎法律上清晰釐定討論區要為會員發言負上o既責任。

除o左經常要處理關於誹謗問題o既律師信,高登最常要面對o既就係網絡攻擊問題。其實我o地一直有為伺服器作軟硬件上o既更新,奈何網絡攻擊o既「攻勢」日益增強同頻密,唔少時候大家鬧緊我o地Server超慢,背後其實都係因為伺服器受緊唔同程度o既攻擊,唔單只程式員要用大部分時間o黎處理相關問題,我自己有時都要半夜起身,甚至身處外地時都要處理。面對呢o的攻擊,我覺得冇可能每次都同大家講,否則有o的敏感時間每日要出十次八次公告,大家可能睇到麻木。 ......
精選文章
DeerGamer
New App Android IOS
跳至第

發起人
請問你認為人性本善還是惡
61 個回應
點定善惡?如果自私係惡咁就係惡,生存必須要自私。


廢話黎 生存所需嘅惡只要好小 而且人唔會食人 理論上社會係無需要惡都足夠生存

勿以惡小而為之。
生存所需要嘅惡點會少?飢荒大把人食人。
所以先問必要之惡算唔算惡。


咪又係因為戰爭多 天然形成嘅飢荒好有限 就算去到要食人都可以只食屍 未必要殺人黎食

大把易子而食,殺人搶糧。


惡,所以先要有各種規限


Youtube 好似有條中文辯論片請呢樣野


人係自私


何謂善惡先?好似班寵物拎係街執到流浪貓bb養大佢等佢唔洗餓死,人類眼中佢係善心
但宏觀角度係惡,因為你養大一隻動物,背後你餵飼比佢既都係生命,所以你為養大一隻動物殺左成千上萬其他動物生命O:-)
咁你哋覺得如何定義善惡?_?


人性本淫


人性無善無惡
家庭、後天環境影響大
而家嘅環境,令人變惡多過向善
不過亦會有少量好人

有時望住啲好自私嘅人都會覺得佢哋應該係從小受環境影響,但都係看不透

無話受單一人或事影響的
係自小觀察呢個世界,細個係學習做好人懷人,大個係領悟要做個好人懷人
好多野係積累而成


人性無善無惡
家庭、後天環境影響大
而家嘅環境,令人變惡多過向善
不過亦會有少量好人

有時望住啲好自私嘅人都會覺得佢哋應該係從小受環境影響,但都係看不透

無話受單一人或事影響的
係自小觀察呢個世界,細個係學習做好人懷人,大個係領悟要做個好人懷人
好多野係積累而成

筍子講嘅教育就係咁

當然仲有其他原因,最主要係資源分配程度,可唔可以滿足一般生活所需,係咪「有必要」剝奪其他人先可以生存
夜不閉戶嘅時期,係人口大減、資源豐富先會咁
所以小國寡民係最理想狀態,大家做自己野唔使爭
人一有不足,就會想佔有更多


有善有惡


人性無善無惡
家庭、後天環境影響大
而家嘅環境,令人變惡多過向善
不過亦會有少量好人

咁最初既後天點黎?


人性無善無惡
家庭、後天環境影響大
而家嘅環境,令人變惡多過向善
不過亦會有少量好人

咁最初既後天點黎?

第一因係上帝


人性無善無惡
家庭、後天環境影響大
而家嘅環境,令人變惡多過向善
不過亦會有少量好人

咁最初既後天點黎?

家庭、社會影響
社會係智人為了生存應對環境而成嘅組織
以各同認同嘅團體為單位,簡單D嚟講即係圈子,最初住埋一齊就係一個圈子
人力弱小而資源不足,大家夾埋一齊打獵
之後就有財產(我嘅野/我地嘅野)嘅概念
而家有化石發現,係智人時代已經有故意殺人
一批人在同一洞穴,頭骨破裂,係鈍器擊穿


並無善惡
白紙一張

再者

何謂善?何謂惡?


請先定義「善」「惡」

當你討論都一點,發現原來係無客觀善惡…

你就會發現個問題係問黎多勁餘。


冇人性又點


點定義善惡先


點定善惡?如果自私係惡咁就係惡,生存必須要自私。


廢話黎 生存所需嘅惡只要好小 而且人唔會食人 理論上社會係無需要惡都足夠生存

勿以惡小而為之。
生存所需要嘅惡點會少?飢荒大把人食人。
所以先問必要之惡算唔算惡。


咪又係因為戰爭多 天然形成嘅飢荒好有限 就算去到要食人都可以只食屍 未必要殺人黎食

大把易子而食,殺人搶糧。


講緊現代


純粹從學術研究去睇嘅話
人類仲未搵到答案[sosad]


道教則是另一種觀點
以為人性自然
即人性本樸

樸,未雕琢的原木。

《莊子·馬蹄》中的「素樸而人性得矣」
闡述了人性無所謂善、無所謂惡的自然本質

儒教中的性善論、性惡論忽視了人的自然屬性
人的向善與克惡是外界奴役結果這一客觀存在
為人性的解讀提供了新的思路。


人性冇分善惡,人只係搵最易既方法生存


人性無善無惡
家庭、後天環境影響大
而家嘅環境,令人變惡多過向善
不過亦會有少量好人

有時望住啲好自私嘅人都會覺得佢哋應該係從小受環境影響,但都係看不透

我屋企人係惡,但我係善,我自己都解釋唔到


人性冇分善惡,人只係搵最易既方法生存

張獻忠?希特拉?毛魔?


人性冇分善惡,人只係搵最易既方法生存

張獻忠?希特拉?毛魔?


響人類敵人既眼中佢地咪善…
如果我係一條海魚,死多左人,咁我比人類食既機率咪低左。

你對「善」「惡」得主觀睇法唔得架播
「我」
「家庭」
「國家」
「人類」
「生物」
其實客觀睇法就係無睇法,因為只有自己唔存在先可以真正客觀
因為100%客觀就係「無立場」
而你作為人類,早就係企響人類立場。
所以無可能睇到客觀善惡。


道教則是另一種觀點
以為人性自然
即人性本樸

樸,未雕琢的原木。

《莊子·馬蹄》中的「素樸而人性得矣」
闡述了人性無所謂善、無所謂惡的自然本質

儒教中的性善論、性惡論忽視了人的自然屬性
人的向善與克惡是外界奴役結果這一客觀存在
為人性的解讀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實荀子講性惡時都提出過,不過就用「見利而動」嚟講性惡: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故也。」
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失而喪之。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所謂性善者,不離其朴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使夫資朴之於美,心意之於善,若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故曰目明而耳聰也。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到咗王守仁提出明確嘅性無善無惡論,將人性抽出嚟: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人性無善無惡
家庭、後天環境影響大
而家嘅環境,令人變惡多過向善
不過亦會有少量好人

有時望住啲好自私嘅人都會覺得佢哋應該係從小受環境影響,但都係看不透

我屋企人係惡,但我係善,我自己都解釋唔到

有無睇過《雲圖》?
有D野就係一粒小小種子引起重大變化
一件唔起眼嘅事件令到你諗法有轉變

人唔只受到單一大事影響,仲會有好多小事積累
亦無人嘅小圈子與其他人完全重疊
再加上每個人對事件感受唔同,有D人感覺重D,有D人輕輕帶過
所以建構出嘅價值觀會有分別


跳至第



  快速回覆 - 輸入以下項目

本討論區現只接受會員張貼文章,本站會員請先登入。非會員人仕,您可以按此加入為新會員,費用全免,並可享用其他會員服務。


上次光臨時間: 27/3/2023 19:06
今天貼文總數: 538 | 累積文章數目: 7,116,176

聯絡我們 | 服務條款 | 私隱政策 | 廣告查詢 | 職位空缺
Copyright © 2023 HKGold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