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s年代,阿拉伯世界係贏在企啱邊,冇被傻的嗎宗教捆綁住
英國係異教徒,阿拉伯佬都照跟英國,打Seven土耳其佬
亦成功分享到果實,就爭巴勒斯坦篤地未拎到共識,遲遲未獨立
1915~16同英將軍10次通信,明顯阿拉伯自high收場
英國都講明撻地法國佬要咗,仲點可能區區一件將軍代法國同意你呢
阿拉伯佬企硬話我要哂架,英國佬最尾求其話我同意你講法啦
咁就收工,擺明冇應承實,但佢求卵其得過且過
作為將軍,佢要當下戰場有成效,wfc後續
阿拉伯人一直視呢樣係佢哋最重要理據之一,英國欠咗佢哋
其實好荒謬,呢樣就算唔係法國總統都最少要法國外交部deal到你先可當真啦
英國將軍,又點有權代法國去放棄先
阿拉伯人自覺好無辜,被英國出賣
1. 英國係主動邀佢合作方
2. 英國的確掌管住巴勒斯坦地區廿幾三十年
3. 英國係當時世界一哥地位
其實如果唔係呢步呢個契機兼憑據,阿拉伯世界有耐未獨立到
有機贏亦自然有機輸
之後1940s對聯合國企錯邊,咪要付出代價囉
規矩一直唔變,但阿拉伯輸打贏要
既得利益時又袋袋平安,贏唔到又想restart game
Right,
我岩岩都拉到後半段, 但唔詳細:
重點就係在於"法國先係果撻地一部份既主權者"
我又想問, 如果係咁, 英法俄之間既"AGREEMENT" , 巴/猶太佬都係完全不合情?
一戰結束後,鄂圖曼帝國崩潰,戰後新成立的國際聯盟講巴勒斯坦歸給英國進行託管,後來英國政府將這塊土地分成兩半,約旦河東部(外約旦,也是就是今日的約旦王國)由阿拉伯人哈希姆王室實際管理,約旦河西部由英國控制。
英國同時向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給予承諾的結果就是,大量湧入的猶太人移民與居住在當地的阿拉伯人發生嚴重衝突,於是二戰之後,英國政府在1947年向聯合國提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最後通過了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英國在1948年8月1日之前結束託管巴勒斯坦並撤軍,兩個月後,在巴勒斯坦地區上建立兩個國家,阿拉伯國和猶太國。
儘管決議是通過了,然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雙方都有許多人十分不滿,在1947~1948年爆發激烈衝突,而英國在1948年5月14日撤離軍隊和官員,離開之前沒有做出任何措施去實現聯合國決議中的計畫,丟下了一個權力真空的爛攤子就走了。結果猶太人在當天宣布以色列獨立建國,周圍阿拉伯國家隨即對其宣戰,在這之後就是持續至今的一系列以阿衝突和以巴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