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私人助理(Personal Assistant)的Ray月入約5萬元,因為打算與女朋友結婚,所以在2023年中買入一個樓價逾400多萬元、位於大埔白石角的逾200平方呎開放式樓花單位,作為婚後愛巢,單位目前月供約1.5萬元。
Ray透露,當時入市準備一成約40萬元左右資金作為首期,並選用建築期付款辦法,即是可以於收樓前約14日處理銀行按揭申請,向發展商繳交餘下樓價九成尾數。雖然,2023年中入市的樓價已較2021年8月歷史高位回落逾12%,但Ray表示入市買樓的時候,除了打算結婚築愛巢外,更是對樓市仍然抱有一個憧憬。
買新樓撞正樓市下行,最令人擔心莫過於無法借足按揭,終要「抬錢上會」(向銀行補差價才能承做按揭)。估價不足最終發生了,Ray坦言自己最初是絕對沒有想過要「抬錢上會」,又指早於今年3月份已開始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但由於當時估價不足,銀行開出的貸款額不足以向發展商找清尾數。
換言之,樓價尾數及貸款金額之間的差額,則要由自己自行填補。Ray指即使計及銀行開出的現金回贈,自己仍然需要補貼約50萬元的資金。如連同早前40萬元首期計,Ray今次入市成本急升至90萬元。
Ray表示,當初買樓的時候除了打算買開放式單位外,亦有考慮過買一房單位。但幸運的是因為今次買入的開放式單位樓層較高,而外望景觀亦一房單位好,所以當時果斷買入開放式單位。
回望今日,Ray太太亦慶幸當時買入的是開放式單位,否則的話「抬錢上會」的錢肯定不止50萬元,財政負擔亦會增大。以目前情形而言,算是在開放式單位及一房單位之間「賭對咗」。
與業主二人閒談之間,亦不難發現他們二人都屬「穩陣派」,於結婚後亦共同制定儲錢的方案,亦會將每一筆使費都清楚記錄下來,以方便計數。另外又笑言多虧過去2至3年疫情封關令到自己消費減少變相可以儲到錢。
Ray亦表示今次「抬錢上會」的確有傷元氣,但慶幸二人亦有儲錢習慣。加上「抬錢上會」金額亦只佔儲蓄的少部份,所以仍然可以負擔,但之後自己亦要更加努力賺錢。
雖然單位買入自住對樓價升跌影響未必不大,但Ray亦寄望未來香港經濟可以好一點,「咁大家都賺到錢,連鎖效應下,樓價同其他嘢都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