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高登熱話 吃喝玩樂 科技消費 名人專訪 短片
現有會員可[按此]登入。未成為會員可[按此]註冊。
[公司模式 - 關]  [懷舊模式 - 開
[Youtube 預覽 - 關]  [大字型]  [小字型]

您現在聚腳在 時事台內。

有關整合forum 1~15事宜

高登討論區定於下星期三(14/6)將forum1~15整合為http://forum.hkgolden.com,屆時有部分未獲授權的第三方app與瀏覽器plugin或會受到影響。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精選文章
跳至第

發起人
【新聞點評】日系壓倒歐系
2 個回應
不嬲丟人現眼

昨文談及赤柱美利樓的H&M及全部餐廳租戶「逃亡」,有零售業朋友回應指出,這情況除關乎赤柱旅遊業陷蕭條,亦牽涉H&M本身的困境。恰在近日,太古城的H&M和Zara分店也相繼結業,其舖位分別被無印良品(MUJI)和UNIQLO擴張取代,目前H&M在港只剩6家分店。這一來反映「日系」風格在香港愈來愈受歡迎,同時亦與人口流動、辦公模式、娛樂趨勢、電商科技等變化有關。

H&M及Zara遷出太古城

據太古城街坊報料,該屋苑商場的H&M和Zara分店近日幾乎同時拉閘,商場圍板資料顯示,兩個舖位將分別被MUJI和UNIQLO擴充營業取代。有街坊表示,太古城商場通常每幾年安排一批租戶「大執位」一次,務求帶給顧客新鮮感,因此不排除H&M和Zara只是「搬舖」而非撤出。但按照以往慣例,一家連鎖商店若在一個大型商場內「搬舖」,即使做不到「無縫銜接」,也會預先貼出路線圖、標明新舖位置,今次H&M和Zara的太古城分店未見相關舉動,看來情況不容樂觀。

事實上,這兩大歐洲快銷時裝品牌的香港版圖近年陷入收縮趨勢,尤其是H&M由高峰期接近20家分店,到現時只剩6家(位於銅鑼灣、九龍塘、鑽石山、九龍灣、荃灣及沙田),就連中環、尖沙咀、旺角等傳統旺區的旗艦店也相繼離場,至於赤柱、屯門、奧海城等非熱門據點更加不在話下。

同時,H&M此前在香港曾設有副線品牌MONKI,主打「辣妹風」鮮艷活潑路線,積極在銅鑼灣、尖沙咀、旺角、荃灣等港九新界各區插旗,惟自2019年起陸續結業,目前該副線品牌已經全面從香港市場撤退。除此之外,Bershka、GAP、Jack Wills、Topshop、PAUL & JOE等歐洲及美國時裝品牌,近年亦陸續告別香港市場。

UNIQLO與MUJI擴大版圖

與之相比,日本品牌商店及食肆在港不斷擴大版圖,除了UNIQLO、MUJI、DONKI、松本清、壽司郎等愈開愈多,還有首次來港開業的NITORI、DŌTŌ STORE、挽肉と米、nana's green tea等等。

據零售業朋友指出,儘管香港人向來偏愛「日系」風格,但這股勢力似乎從未像如今擁有壓倒性優勢,特別是在大眾化時裝市場,幾乎把「歐系」逼到牆角,令後者面臨邊緣化局面。

對此現象,該零售業朋友也有探究,認為背後主要存在四大因素。首先關乎人口流動,本地市民在品味、身形等方面普遍較為適合「日系」風格,而本港以往有大批西方外籍人士居住,他們成為「歐系」快銷時裝市場的主要支撐力量,可是近年不少外籍人士及富裕中產離港,導致「歐系」品牌流失重要客源。


#good2#7    #bad#0  
標籤:
辦公趨勢變 正裝需求減

第二個因素與辦公趨勢有關,香港作為國際化商業社會,很多人在中環、灣仔等地區商廈上班,須穿着較為正式的商務服裝,例如男的西裝恤衫西褲,女的穿套裝或裙子。由於並非人人負擔得起每星期五日都披上貴價名牌,尤其是初出茅廬年輕打工族,往往會在H&M、Zara買一批平價服裝自行混搭應付。

但隨着疫情後work from home、hybrid work、slasher等新型辦公模式流行,愈來愈多人已非每星期五天都要返office,連大型銀行、會計師行亦試行容許員工每周一至兩日WFH,換言之,打工仔「全套正裝」的需求減少,在家工作大可穿上寬鬆舒適的U記T恤或MUJI居家服,頂多在開Zoom時披上一件外套。

第三個因素與娛樂趨勢有關,皆因年輕人以往幫襯H&M和Zara,除為了「扮工」,另一重要用途是「去蒲」,畢竟總不可能穿着U記卡通tee落蘭桂坊clubbing。不過近年本港夜生活未見太大起色,很多年輕人寧願「宅」在家中打機、煲Netflix,根本用不着「夜蒲戰衣」。

有人笑說,H&M、Zara現時其中一個最大功能,可能是讓中六學生考完DSE後,買衫出席Grad din(謝師宴)。惟這幾年頗多中學面臨收生不足,同學們分散轉赴海外升學,Grad din枱數由十圍八圍逐漸減到四五圍甚至更少,「歐系」快銷時裝的這條「水路」恐怕亦幫補有限。

最後一個因素涉及網購科技,雖然UNIQLO、MUJI也不能免疫於電商衝擊,此兩個日本品牌其中一大特色是質料相對舒適,兼且價格已經相當平,淘寶服裝即使再便宜一些,消費者未必願意為了慳少少錢而承擔額外「資訊成本」(質料必須親身穿過才知適合與否)。

至於H&M和Zara由來以款式取勝,尤其是頻繁「致敬」名牌新款風格,但再多款也不及淘寶和SHEIN,其目標客群在網購平台「睇啱款」便可落單,所以該兩個歐洲品牌受電商衝擊程度相對較大。當然,潮流永遠在變,且看「歐系」以至其他「非日系」時裝風格幾時會翻身回勇。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6%B0%E8%81%9E%E9%BB%9E%E8%A9%95-%E6%97%A5%E7%B3%BB%E5%A3%93%E5%80%92%E6%AD%90%E7%B3%BB-193100742.html


日狗啲造假新聞樓主無睇過?

日本五大車廠承認性能測試造假 部分車型勒令停售

據日媒報道,日本國土交通省3日透露,接到豐田汽車等5家企業報告稱量產汽車所需的“型式指定”認證申請存在違規。國交省已針對其中3家正在生產的共6個車型,要求停止出貨。最快將於4日依據《道路運輸車輛法》,對愛知縣豐田市的豐田總部實施入內檢查,探討行政處分。
據報,包括豐田、萬事得、Yamaha、本田及鈴木,應國土交通省要求進行內部調查後,承認汽車性能測試造假,以獲取產品認證,當局勒令停售部分涉事汽車型號,並要求核實汽車是否符合安全標準。
結果發現,上述五家車廠共有38款車輛存在違規行為,其中有六款是目前仍在生產的車輛,分別為豐田的Corolla Fielder、Corolla Axio和Yaris Cross,馬自達的Roadster RF跑車和Mazda2掀背車,以及山葉的YZF-R1機車。國交省已下令這三家車廠在確定符合品管標準前,必須暫停出貨這些車輛。本田和鈴木僅有過去生產的車型存在違規。
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3日在東京召開記者會表示:“作為集團的負責人,衷心向大家致歉。我認為這是動搖認證制度根本的問題,是作為汽車製造商絕對不能做的事。”
豐田在安全相關測試中,提交假數據並對測試車輛違規加工。豐田稱,公司內部調查正在繼續。萬事得改寫發動機控制軟件,Yamaha、本田和鈴木存在測試成績書記錄作假等問題,國交省今後也將對這些企業實施入內檢查。
萬事得3日公布調查結果稱,2014年以後生產的總計約15萬輛汽車的碰撞測試和發動機功率測試中存在違規。
#日本 #五大車廠 #豐田 #萬事得 #Yamaha #本田 #鈴本 #國際 #澳門日報

-----------------------------------
更多即時新聞,請下載澳門日報應用程式!
立即下載:http://go.macaodaily.news/3knr9b
即時關注埋澳門日報其他平台,掌握更多資訊!
Telegram:http://go.macaodaily.news/3l34fb
YouTube:http://go.macaodaily.news/3ls72e
Weibo:http://go.macaodaily.news/3k7mh2
Instagram:macaodailynews
WeChat:澳門日報

good thanks

日本車廠做假同日企係香港擴張緊有咩關係?


跳至第



  快速回覆 - 輸入以下項目

本討論區現只接受會員張貼文章,本站會員請先登入。非會員人仕,您可以按此加入為新會員,費用全免,並可享用其他會員服務。


上次光臨時間: 15/6/2025 23:25
今天貼文總數: 571 | 累積文章數目: 7,389,242

聯絡我們 | 服務條款 | 私隱政策 | 廣告查詢 | 職位空缺
Copyright © 2025 HKGold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