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 - 中國式的虛偽和綁架
2016-06-23 19:37 來源: 九個頭條
開場前,先講個小段子:古時候,盜墓賊盜墓,是這樣的。首先,先打一個洞,然後一人下去取珠寶玉器,一人上面用繩子系上來,但經常發生了拉繩人見財起義拋棄下面同伙而去的事。於是演變為盜墓團夥以父子居多,但也發生了兒子扔下墓裡親爹的事。最後行成行規:兒子下去取貨,老子上面拉繩子,據說再沒出現過把人落在墓坑的事。這就是人性。人性這東西,基因裡已經編排好了的,每個人都會被父母愛,都會以父母的身份愛子女,親情才能世代傳遞下去...
想要一個誠實的社會,先要誠實的面對人性,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欲望。孔融讓梨,看似大公無私,其實是不敢面對現實的人性,自欺欺人而已。
孔融,孔子二十世孫,系名門之後。年幼才思敏捷,後被稱建安七子,東漢知名文學家,這是正面的孔融。而歷史上真實的孔融呢?自私、暴力、狂妄不羈、妄議朝政,刻薄不孝。他43歲的時候,因忠於漢室而得罪袁紹,守地被袁軍攻打。虛妄狂放的他生怕有損其處變不驚的名士形象,仍故作鎮定飲酒吟詩從不督戰。直到敵軍破城,他在親兵掩護下出逃,【拋棄他的妻子和兩個兒子為其殉難。】所以,孔融就是一個虛偽的人,只有虛偽的人才會編出這樣虛偽的段子。
黑白先生始終認為,從小教導什麼孔融讓梨什麼的就是反人性的行為,從來認為這民族的傳統流著一種讓人厭惡的基因,溫婉點叫虛偽,現代點難聽些叫裝B!
中國人一代代就是這麼錯誤教育,都虛偽,裝得很偉大,用虛偽帶來別人的"美讚"往自己臉上貼金,想想就噁心!
所謂禮儀之邦其實幹的就是道德綁架而已,這些垃圾糟粕在當今尤其是西方文明對比下就是臭狗屎,其根本邏輯就是違背人性,這種違背人性的道德都是虛偽骯髒的,孔融讓梨,表面看是敬老愛幼,但從人性角度來說誰不想吃又大又甜的?內心複雜的民族往往都很陰暗。漢武獨尊儒術,儒家黨天下形成,天下官員皆出自儒門,所謂的"舉孝廉"首先就是要製造美好的名聲,儒棍先天的虛偽,裝逼是無法避免的節奏
孔融讓梨從而使他成為中國孩子的好榜樣,而在美國人眼裡,這是一個二逼孩子,沒人買他的賬。西方人從不教育孩子虛偽,你想多吃,我也想多吃,那就定一個【公正的遊戲規則】。這個理論的前提是:人人平等,人人別裝逼!
比如德國小學課本裡教孩子"公正"這個概念時,用的是"分蛋糕"理論:猶太媽媽是這樣做的:她每次切蛋糕給自己的兩個孩子吃,不管切得多平均,但總會有一個覺得自己那一份少了,於是她用了這樣一個辦法:任意一方都可選擇負責切蛋糕,但必須將先拿哪一塊的優先權給另一方。於是兄弟倆都覺得公平了。----一個拿刀切,一個選蛋糕!公平淡.主的社會,每個人都不需要裝逼,每個人活得都很輕鬆。
所以說"孔融讓梨" - 中國式的虛偽和綁架,是在迴避構建社會規則。本質是當權者大私無公,不想遵守任何規則。由此建構了一個虛偽骯髒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