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足跡
50分鐘 ·
又有新進展,今日收到證人供辭,可以縮窄範圍,排除石芽山。當日有人在16:34到達黃牛山,見事主背影,向水牛山方向落。16:51時證人上到接近水牛山頂追到事主,交談過,重點如下:
- 事主話第一次行呢度,原來咁辛苦。
- 事主話去白沙灣。(即是跟Timhiking youtube路線)
- 事主話自己行得慢,讓證人先行。
- 證人越過水牛山向打瀉油坳落,去到大石堆,呼叫事主行這條路落。
- 事主回答「呀」及舉手,表示知道。
因此可以排除他繼續向石芽山走。
事主由黃牛山行至接近水牛山頂用了17分鐘,繼續是龜速,跟我之前的估計一樣,已經很累。下到打瀉油坳,估計應是17:15至17:30之間。
黃竹洋基站在17:56收到他的訊號,即是到達打瀉油坳之後的26-41分鐘之間,可以行到邊?
首先,事主肯定改變了原定的計劃,没有行落白沙灣,否則往後幾日收到他訊號的應該是西貢的基站而非教大、科學園和富安。為何改變主意?可能是因為未行過,擔心入黑迷路吧,寧願揀自己行過的茅坪坳落梅子林。
由打瀉油坳到茅坪坳是麥徑,正路來說一個疲累的人在黃昏時間會選擇行此路。長度2公里,下坡路,用26-41分鐘內到達是合理速度。
會不會再上昂平?我們剛剛作過電腦modelling,黃竹洋基站的訊號是射不到茅坪坳至昂平草原那段1公里多些的麥徑的!加上這段要上斜,事主極不可能在41分鐘之內到達昂平,故可以排除茅坪坳以北的地方。
那麼最大可能是由茅坪坳走古道下茅坪。一如前述,沿古道很難走錯,加上那時已是6點後,又累,事主應該不會再探遊其他地方。唯一有機會入錯的應該是茅坪老屋古道,如果環境昏暗,一不留神,直落是有可能入錯,進入荒蕪的老屋廢村和廢田、大石地帶,對從未行過的人來說會是幾麻煩!
但還有另一可能性,我們的modelling出奇地發現由打瀉油坳下黃竹山古道的上半段竟然仍可收到黃竹洋基站的訊號!如果事主在打瀉油坳休息一會,看看行山App,見黃竹山古道路程較短,加上名為「古道」,相信容易行,選擇了以此路下茅坪,那麼很可能在17:56仍會收到黃竹洋的訊號。因此,黃竹山廢村的後山仍然不可忽視。
兩個地方都有盲點,黃竹山廢村的後山要向東移數百米才受三個基站的訊號同時覆蓋,茅坪老屋也似乎不能收到教大的訊號。能同時收到三個基站的地方當然有,但從資深行山者的角度看,即使天者爆林也不少,那些地方密到飛起,不大可能輕易誤入。以上推論只從常理出發,希望事主當時的決定不會太偏離常理,否則真是大海撈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