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香港自殺率高企,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最近7天的自殺個案估值平均數超越「極高」警戒線,為系統設立以來首次觸及。另外有機構進行調查,指香港有6成受訪者出現抑鬱,情況比日本、台灣、馬來西亞更嚴重。
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周二(29日)舉行記者會,指中心設立的「防止自殺早期預警系統」,於上周三(23日)響起警號。
自殺個案估值平均數為4.05 比全年平均數1.8為高數據顯示,最近7天,即上周二(22日)至周一(28日),自殺個案估值平均數為4.05,比對全年的平均數1.8為高,亦是系統自前年成立以來,首次觸及「極高」警戒線。系統顯示,高危群組包括55歲以上中年人士及長者,自殺成因主要涉及財政及身體問題,除了因為疫情,也有些是本身患有長期病。
自殺率比2003年沙士嚴重? 葉兆輝:今年情況令人擔心被問到今次疫情自殺率,與2003年沙士時如何作比較。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指,中心研究香港自殺率接近兩個世紀,在2003年沙士時,自殺率創歷史性高峰,當時自殺率估算為18.6(每10萬人計算),自此自殺率一直回落至健康的水平,降至去年約12(每10萬人計算)。而今年如果按照目前的自殺個案估值平均數,情況令人憂慮,因此發出預警,呼籲外界關注。
葉兆輝說:2月28日後的兩個星期,的確令人擔心,因此我們發出了預警,希望(自殺)數據不會那麼嚴重,2022年如果自殺數據像過去7天,如果平均每天有3、4人自殺,那數目就會達到1300至1400人(一年),就會是一個很高的水平。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hk-suicide-0329202210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