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綜合指數的成份股數目將由 485 隻增加至 492 隻。是次共有7隻股份被納入,包括中通(2057)、明源雲、華住(1179)、渤海銀行(9668)、再鼎醫藥(9688)、百勝中國(9987),及祖龍。
美團上市至今累升3.4倍
今次三隻藍籌新貴美團、安踏及百威亞太中,美團一早被視為染藍大熱,以內地餐飲外賣服務成為港股第三大市值公司,最新市值已達1.8萬億元。其股價亦水漲船高,自2018年9月上市至今股價已累升3.4倍,即使近日科技股陷入震盪,美團亦跑贏其他科技股,今日收報305.8元。
至於安踏早於2007年上市,為內地體育用品股龍頭,旗下擁FILA及Amer Sports等品牌,市值約2,740億元,市場早已憧憬其染藍。安踏最新公佈雙11成交額達28億人幣,其股價表現不斷破頂,一度升至104.8元,刺激成交量大增。
百威亞太僅上市約一年便成功納入恒指,市值達逾3,200億元,由全球最大啤酒生產商百威英博於2019年7月分拆上市,當時曾因機構訂單不足而一度擱置,期後於9月以招股價27元成功上市,惟股價一度熱炒後大幅插水,早前公佈首三季純利急插四成,最新股價已穿招股價,今日收報24.7元。
太古染藍逾半世紀 近年陷政治風波
太古自1969年恒生指數成立以來已為成份股之一,染藍逾半個世紀,今年以來平均每日成額額僅約1.25億元,較同為綜合企業的長和(001)平均成交額低近七成。太古收報43.25元,跌1.59%,較2010年高位127.8元下跌逾6成;成交1.09億元,市值391.5億元,是50隻成份股中最低。
太古集團為四大英資洋行之一,是1816年由施懷雅家族在英國利物浦成立的進出口公司,早於清朝時便與中國展開貿易生意,更於上海成立公司,最初經營茶葉及絲綢貿易,及後擔任保險及船公司等英國業務的代理,並將公司命名為「太古」,寓意規模宏大、歷史悠久。
集團近年捲入政治風波,旗下國泰航空(293)屢遭內地施壓,公司員工以至高層人員均出現變動。去年反修例運動爆發,國泰有員工被控暴動罪,及後公司遭中國民航局施壓,要求所有支持非法遊行的人員,停止執行與內地航空相關的職務,並要向當局提交飛越內地領空的機組人員資料;同月央視率先發放消息,指時任行政總裁何杲以「對公司近月所面對的事件負責」辭任行政總裁職務,似被中央祭旗。
於1959年,太古船塢及工程公司在港上市,上市10年後被納入為恒指成份股;1972年旗下太古地產(1972)亦在港上市及後一度染藍,但不足一年就被剔除並由希慎興業代替(014)。
集團成立逾百多年來,先後拓展至不同範疇的業務,現時旗下主要分為地產、航空、飲料、海洋服務、貿易及實業五大部門。其中飲料部門為集團貢獻最多收入,佔總收入約55%,其次為太古地產,佔約17%。
對於是次被剔出恆指,太古發言人回應指,不評論恒生指數公司的決定,太古扎根香港一百五十年,一直心繫香港,並對香港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https://hk.appledaily.com/finance/20201113/3WVI6TPO2JD55CGEIIVMTMMZ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