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北京以至特區政府始終被極左觀點主導,在關鍵問題即警暴問題不讓半步。騎虎難下,北京改為用大棒政策壓服港人,以控制香港。於是去年十月出現了用實彈,禁蒙面法,禁制和平示威集會等等舉措。可是這些舉措反而激起更大的民憤,香港亂局更難收拾。眼見特區政府無法穩住香港,北京不是迷途知返,反而是加倍上綱上線,把香港問題定性為國家安全問題,順勢落實全面管治。

去年12月國際人權日遊行,香港市民上街,呼籲國際關注香港的事態。EYEPRESS照片
北京不會估計不到這樣做會令到香港人更加離心,但他們的計算應該是只要穩住了局面,日後收拾殘局有的是時間。可是,國際關係是性質完全不同的一個戰場。北京會估計到對香港的高壓將引起一些國家的不滿,但究竟有沒有作出充分的估計呢?尤其是美國發動的「新冷戰」,其深度與廣度是半年前無法想像得到。現時任何一個國家就香港問題採取一些北京不高興的措施,北京都説要反制。但如果十多二十個有分量的國家輪流出牌,北京就要四面出擊,這是兵家大忌,亦正好為美國所利用,鞏固制約中共的聯盟。
因為要控制小小的香港,北京付出了超高的代價。美國司法部長巴爾較早前在一個關於對華政策的演講中説,中國的所謂"win-win"其實是中國贏完再贏。但在香港問題上,現時是「全輸」局面。香港固然受重創,但中國外交亦陷入窘境。如果形勢再惡化,中國對外各方面交流都會萎縮。中國經濟體積雖然很大,但很多領域仍是屬於發展中水平,產業鏈並不完整,在高增值環節仍遠遜歐美日。沒有一個友善和有利的國際環境,中國整體發展會有重大挫折。中共愛説要防止激進的抗爭者令到香港攬炒,但他們的對港政策其實正在為中國帶來規模不知大多少倍的攬炒。對國家安全危害之大,莫此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