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Omicron殺入屋邨,涉及葵涌邨相關確診或初步確診個案逾200宗,當中逸葵樓成重災區,全邨16幢樓連同鄰近兩廈約3.7萬人要檢測。
翻查資料,截至昨日(23日)當區確診居民中,
近半數患者沒有接種疫苗,當中約三成人亦沒有出現病徵,包括一名90歲老翁;另只有約5%居民已打第三針,並多數有發病,至今未有染疫居民病情嚴重或危殆。有專科醫生表示,接種疫苗初期可把有病徵感染減低三分二,但三、四個月後效用衰退至低於一半,故認為不能單靠疫苗氣泡控制病毒傳播。
有未打針市民感染後也沒有發病,他解釋指感染Omicron或Delta的病徵較輕微,染病後病毒或較病徵更早出現,強制篩檢有助找出早期個案。
沒打針染疫居民 3成沒發病
截至昨日至少有116名葵涌邨居民正式確診,其中55人沒有接種疫苗,年齡介乎2歲至90歲,有17人感染後沒有發病(佔31%)。
在逾半數已打針的染疫居民中,超過8成人已打兩針,大部分人有發病。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參考美國數據,接種三針後,對減少入院及嚴重病徵有8至9成保護力,初期可把有病徵感染減低三分二,
但Omicron仍可大規模傳播,三、四個月後效用急速衰退至低於一半,強調不能單靠加強劑控制病毒傳播,但可藉此減低受嚴重病的威脅,尤其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
梁子超指出,無論是Omicron或Delta,接種疫苗後,感染病徵都較輕微,無症狀感染機會較高,或有三分二人只出現輕微病徵,與普通傷風感冒相似,令人容易掉以輕心,故鼓勵有輕微病徵或具風險因素人士盡早檢測。